1、尽快摸透村情。自8月初开始工作以来,按照区组织部“摸透村情、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尽快摸透村情。一是以党员情况摸底调查为契机,深入党员家庭走访调查。通过与村内党员的深入交谈,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本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全村12名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走访调查,不仅增进了与各位党员同志的感情,更掌握了较为详细、可靠和全面的村情。二是走访慰问村内困难户,着重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不仅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更可以通过他们着重了解村内在照顾、照料困难家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与不足,寻求建立该方面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在村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必须将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做好、做实。在村内小麦种子发放与新农合办理工作中,本着不怕麻烦、认真做事的态度,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将工作时间延长,力争不遗漏一户村民。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办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吴家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与指导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党员对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提早发放通知,统一协调时间,做到无一名党员缺席会议。会议上如实传达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发放学习材料。通过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的着重讲解,村内党员切实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协助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听取各位党员同志对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生活会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言献策两个主要阶段。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召开,解决了部分党员间的个人矛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汇总了各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年规划的制定汇集了素材。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困于村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村党支部以槐荫区“走千家进万户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通过村集体与帮扶单位工作的配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取暖与生活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3、扎实做好课题研究。按照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做好各阶段的工作。自10月初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刘庄办事处同事的帮助下,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有条不紊进行。一是确定文章题目。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初步学习了孟勤国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郑景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等著作,并总体上掌握了著作的主要观点;在思考与梳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课题组同事课题题目的比较,将课题题目初步确定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研究》,并报区委组织部审阅,在有关领导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审阅下,最终确定了课题题目。研究该题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是构思文章结构。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题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集中查阅了有关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献;借助指导单位(槐荫区土地局、农发局)了解了槐荫区土地流转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确定了文章的大体框架结构。
驻村大学生工作总结
1、尽快摸透村情。自8月初开始工作以来,按照区组织部“摸透村情、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尽快摸透村情。一是以党员情况摸底调查为契机,深入党员家庭走访调查。通过与村内党员的深入交谈,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本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全村12名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走访调查,不仅增进了与各位党员同志的感情,更掌握了较为详细、可靠和全面的村情。二是走访慰问村内困难户,着重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不仅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更可以通过他们着重了解村内在照顾、照料困难家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与不足,寻求建立该方面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在村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必须将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做好、做实。在村内小麦种子发放与新农合办理工作中,本着不怕麻烦、认真做事的态度,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将工作时间延长,力争不遗漏一户村民。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办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吴家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与指导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党员对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提早发放通知,统一协调时间,做到无一名党员缺席会议。会议上如实传达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发放学习材料。通过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的着重讲解,村内党员切实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协助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听取各位党员同志对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生活会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言献策两个主要阶段。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召开,解决了部分党员间的个人矛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汇总了各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年规划的制定汇集了素材。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困于村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村党支部以槐荫区“走千家进万户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通过村集体与帮扶单位工作的配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取暖与生活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3、扎实做好课题研究。按照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做好各阶段的工作。自10月初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刘庄办事处同事的帮助下,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有条不紊进行。一是确定文章题目。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初步学习了孟勤国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郑景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等著作,并总体上掌握了著作的主要观点;在思考与梳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课题组同事课题题目的比较,将课题题目初步确定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研究》,并报区委组织部审阅,在有关领导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审阅下,最终确定了课题题目。研究该题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是构思文章结构。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题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集中查阅了有关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献;借助指导单位(槐荫区土地局、农发局)了解了槐荫区土地流转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确定了文章的大体框架结构。